摘要:随着智能手表、TWS耳机、AR/VR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的蓬勃发展,续航短、发热大、体积受限已成为产品经理和工程师面临的核心挑战。本文深入探讨了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管理痛点,并给出了PMIC选型的核心技术指标与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开发者设计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一、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管理核心挑战
1、极致低功耗需求:设备大部分时间处于待机或睡眠模式,要求静态电流(Ig)极低,任何微小的漏电都会显著缩短续航。
2、有限的电池空间:电池容量和体积受到严格限制,需要通过高效的电源转换来“榨干”每一份电能。
3、复杂的供电网络:单设备需为MCU、蓝牙芯片、传感器、显示屏等多个模块提供多种不同电压、电流的电源轨,系统复杂度高。
4、动态功耗管理:设备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如待机、运动监测、通话、亮屏)的功耗差异巨大,需要电源系统能够快速、平滑地切换状态。
5、小型化与集成化:有限的PCB 空间要求电源管理方案必须高度集成,以减少外围元件数量与整体占板面积。
二、优质PMIC的选型关键指标
面对以上挑战,一颗优秀的PMIC已成为智能穿戴设备成败的关键。在选择时,请重点关注以下指标:
超低静态电流(Iq):这是衡量PMIC自身功耗的关键。在设备待机时整个系统的功耗可能就由PMIC的Iq决定。理想值应在微安(A)甚至纳安(nA)级别。
高转换效率:尤其是轻载效率。因为设备大部分时间处于低负载状态轻载效率的高低对整体续航影响巨大。
高度集成度:集成多种降压转换器(Buck)、升压转换器(Boost)LD0、电池充电管理、电量计、负载开关等,可实现“一颗芯片解决所有电源问题”。
灵活的动态电压频率缩放(DVFS):能够根据处理器负载动态调整输出电压,以实现功耗与性能的最佳平衡。
小巧的封装形式:WLCSP、BGA等先进封装能在提供更多功能的同时保持极小的占板面积。
三、解决方案与设计实践
1、多模式控制与自动PSM:
采用多模式控制的PMIC,在重载时采用PWM模式以保证效率,在轻载时自动切换到PFM或PSM(脉冲跨周期调制)模式,大幅降低轻载Iq。
- 高度集成的“All-in-0ne”方案:
选择一颗高度集成的PMIC,可以:
简化设计:减少外围元件,降低BOM成本和PCB设计难度。
节省空间:极大缩小电源方案的总体积,为电池或其他功能腾出空间。
优化功耗:芯片内部电源轨的协同管理优于分立方案,能实现更优的整体能效。
以Hotchip HT系列HT8836J PMIC 为例:
该系列芯片专为空间和功耗极度敏感的智能穿戴设备设计。
超低功耗:静态电流低至3.5μA,显著延长设备待机时间。
高度集成:单芯片集成了2路高效Buck、1路Boost、4路LD0、线性电池充电器及实时电量计,极大简化了系统设计。
卓越效率:采用先进工艺与控制算法,轻载效率高达85%+,满足常开传感器供电需求。
小巧封装:采用2.3mmx2.3mm WLCSP 封装,是同类产品中尺寸最小的解决方案之一。
3、智能软件配置:
通过 I2C/SPI接口,主控MCU可实时配置PMIC的输出电压、开关状态、工作模式等,实现精细化的动态电源管理,应对各种复杂应用场景。
四、结论
为智能穿戴设备选择PMIC,不再仅仅是选择一个电源芯片,而是选择一整套功耗、体积、成本与开发效率的终极解决方案。工程师应摒弃传统分立电源的思路,转向采用高度集成、超低静态电流、高效率的先进PMIC,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造出续航更长、体积更小、体验更佳的产品。



